2014-06-01
——文/李小梅
5月行政部组织大家学习《弟子规》,原以为这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,平时也没深入去了解,通过这次学习才发现它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,也突然觉得自己平时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。以下是我自己学习后的一些感想。
《弟子规》全文共七个方面,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也教育我们做人做事都要讲究规矩。而我们现在的人,普遍缺乏这种教育,特别是当今社会,人人追求个性,社会伦理失纲,人心不古,越发突显这种经典著作学习的必要性。温总理曾经讲过:“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、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、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、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,那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。”由此可见,诚信、包容、博爱、道德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非常重要。而这些又都是《弟子规》里所倡导的,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把《弟子规》纳入学校的必修课,让每个人从幼儿时代就开始学习,从小就注重品行的培养。
其次书中提到的孝文化:“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。父母教,须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”对比下自己平时的表现,感觉自己不是一个真正孝顺的人。虽然从来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,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。反而他们对儿女关怀备至,付出从来不计回报。有时,父母为了关心自己,多嘱咐了几句,就会觉得不耐烦,出门在外也很少主动打电话问候,回家看望他们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,现在想想着实有点惭愧。
现在的我既为人子女又为人母,作为子女,我觉得自己应向《弟子规》所讲的孝文化学习,平时多关心并体谅父母。另一方面,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,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《弟子规》,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,潜移默化,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,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另外,《弟子规》告诉我们:要尊敬上司,关爱同事。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及时完成,如果有事外出,一定要向上司报告请假。对于公家的东西不要随便动用,不要未经允许就擅自拿走。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带着关爱去处理问题。同时书中提到 “宽为限,紧用功。工夫到,滞塞通。心有疑,随札记。就人问, 求确意。”这几句话日后用来勉励自己的工作。希望自己能珍惜时间,不懂就问,不断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,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。
其次,感触较深的就是诚信。为人处世,除了孝道,就是诚信了。诚信为本,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。任何时候,任何朝代,一个人立于世,只要开口说话,首先就要讲究信用,欺诈不实的言语,在社会上是不可能永远行得通的。同时还要注意的是,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。凡事实实在在,不要讲些花言巧语。
另外,从《弟子规》里,还读到了仁爱,提示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,如同苍天与大地,绝对没有私心、坏心。不论好人、坏人、聪明的、愚笨的、尊贵的、贫贱的,不同国界、不同种族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,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,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。
总之,学习《弟子规》,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,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。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,是十分必要的。爱周围的人,爱这个世界。只有这样,社会才会更和谐。